柑桔黄龙病

名片

名称:柑桔黄龙病

常用名/俗名: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

英文名:Citrus HuangLongBing

分 类:

病原物:类细菌

柑桔病虫草/天敌基础信息

简介:
  柑桔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我国南部柑桔产区的毁灭性病害。最早发生与流行在广东潮汕地区。初病树出现黄梢,当地方言称枝梢音近似“龙”,因此名为黄龙病。

  此病长期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广西的南部和中部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发现新病区,包括江西南部、云南部分地区,四川和贵州的西南部、浙江部分地区等。湖南南部也有零星发生。

  台湾省报道的立枯病,其寄主、病原及媒介昆虫均与黄龙病相同。

主要症状:
  黄龙病的特征性病状是初期病树的“黄梢”和叶片的斑驳型黄化。开始发病时,在绿色的树冠上有几枝或少部分新梢的叶片黄化,呈现明显的“黄梢”。这种“黄梢”往往先出现在树冠顶部和外围。随后,病梢的下段枝条和树冠的其他部位枝条陆续发病。

  黄龙病全年均可发生,其中以夏、秋梢发病最多,春梢次之。春梢发病是在新抽春梢正常转绿以后,病叶从叶脉开始褪绿,此后逐渐扩大,形成斑驳状黄化叶片。夏、秋梢发病时,新梢常不转绿即成“黄梢”,叶片呈均匀黄化或斑驳型黄化。

  黄龙病树上形成黄梢的黄化叶片可分为三种类型:均匀黄化叶、斑驳黄化叶和缺素黄化叶。均匀黄化叶多出现在夏、秋梢开始发病的初期病树上,叶片呈均匀的浅黄绿色,这种叶片因在枝上存留时间短,所以在田间较难看到。斑驳黄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不均匀斑块状,在春梢和夏、秋梢上,初期病树和中、晚期病树上都能找到。缺素黄化叶又称花叶。即叶脉及叶脉附近叶肉呈绿色,而脉间叶肉呈黄色。类似缺微量元素锌、锰、铁时的症状。出现在中、晚期病树上。一般从有均匀黄化叶或斑驳黄化叶的枝条上抽发出来的新梢即呈缺素状。上述三种黄化叶片,以斑驳黄化叶片最具特征性,且易找到,所以可作为田间诊断黄龙病树的依据。

防控措施

病原物:类细菌

防治措施

  应采取以减少或消灭病源和防治媒介昆虫的田间传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 严格实行检疫,严禁病区接穗和苗木流入新区和无病区。新区外出引种时,如不了解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应要求当地植检部门出具证书,确证接穗和苗木不带黄龙病时方可引入。发现无证推销和贩运病区苗木者,不论其苗木质量好坏,应一律按植检条例予以烧毁。
  2. 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苗圃周围距离柑桔园应在5公里以上,如其中有山区、林区阻隔则更好。建园之前,还应组织人员对附近的荒山、灌木林丛进行普查,以发现并清除零星柑桔类植物或九里香等柑桔木虱的寄主。砧木种子和接穗要经过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黄龙病原。
  3. 严格防除传病昆虫柑桔木虱,做到基本消灭。
  4. 新果园的防治:(目标是建立无病的新果园)
  ① 选择隔离条件较好的地方作为柑桔园
  ② 种植无病苗木
  ③ 挖除病株
  ④ 施药灭虫
  5. 老果园的防治:
  ① 发病率在10%以下的幼年果园,采取彻底挖除病树,加强水肥管理,春季防止木虱若虫,夏秋季多控梢,结合喷 药治虫。
  ② 发病率在10%以上的老果园,应修剪病枝,集中销毁,注意防治病树上及周围木虱越冬树皮(九里香等)上的木虱,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的生长势。

发生&分布

国内分布

说明:地图反映该类病虫草害在相应的省份或其局部地区存在或曾经存在,仅作参考,不可用于评价病虫害发生与分布等。

图片集

  • 典型斑驳型黄化症状
  • 典型斑驳型黄化症状
  • 典型斑驳型黄化症状
  • 红鼻果
  • 缺素型黄化
  • 田间病株
Copyright© 2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05000267号   栏目访问量:次.     联系站长